以创作引教学、以创作促教学——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线上教学实践

工业设计学院维护2022-12-18

自新冠疫情以来,产品设计系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工作,在院长张明教授提出的以创作引教学、以创作促教学”的教学理念要求下,克服了教学条件不充足的困难,积极进行教学准备,紧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产品设计系任课教师在课前通过大量的网络教研会议讨论、线上摸底调查,确定了课程平台、基本教学形式、技术保障、应急预案、课题设置方向等问题,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课程准备,为正式开课做好了准备。在线上课程教学期间,任课教师能够充分、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工具,并根据其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组合,将网络资源、直播教学、现场演示、课后辅导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尽可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深入的进行专业课学习。在课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会议总结、课程信息反馈等方式对课程进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汇总,确保了课程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教授每周三次通过网络会议及直播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和其他本科课程的线上辅导。他所带领的中国造物方式的跨文化研究及现代化转译课题《道物工坊》已经持续进行了十年,今年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多种网络工具继续展开教学研究。同时,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为鲜活精彩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他每天都会在教学及日常工作之外,再花3~4小时为学生搜集梳理线上教学补充资料,并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发布,方便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拓展研究。通过一系列线上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疫情期间能够做到有效学习、合理互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课程作业展示

 

设计者:陈馨蕊

指导教师:张明



设计者:郭世豪

指导教师:张明




 

设计者:郭世豪

指导教师:张明



 

用户体验

任课教师:陈嘉嘉

课程学时:36课时

课程时长:3周

授课学生:产品设计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用户体验的应用范围,掌握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在体验优秀经典的案例中,学会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的具体设计方法,并明确相关设计原理和思维方法。具备运用用户体验的方法进行设计创新。

 

本次课题为:在线教育体验设计。要求设计一款在线教育APP,满足面向大学教育的用户的需求。要求通过应用用户研究及体验设计的程序、方法工具开展设计,制作并验证模型,撰写报告。

 

(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


《用户体验》课程优秀学生作业

 

概念说明视频

汪韬朱笑李柔王绮梦

 

 

吱知课堂概念

于婧张婧男张银钗杨宏宇

 

 

 

草图与快题设计3

任课教师:霍春晓张页

课程对象:17级产品设计专业,2个班,共71人

开课时间:3月30日~5月25日

 

由于估计到学生在家缺少课程所需要的手绘工具,在线上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提前3周为学生开列手绘工具清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教学资源方面,教师除了按常规课程要求准备了教学课件之外,还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影音资料和书籍资料,作为教学辅助资源。

 

授课方式方面,由于无法面对面的为学生进行手绘演示教学,教师们采取了网络直播的与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学生提交的课题作业进行点评,同时通过直播现场为学生进行手绘演示辅导,确保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另外,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得到相应的指导,任课教师通过网络点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辅导,确保了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霍春晓在进行现场演示教学)

 

(任课教师张页在进行现场演示教学)

 

作业形式方面,任课教师采取每堂课布置一个课题的方式,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并在课后进行完善。下一堂课的前半段,任课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随后再布置课题进行联系,如此往复循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作业质量方面,由于网络课程的局限性,学生与任课教师的互动实际上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业质量略逊于常规线下教学。

(部分学生作业)

 

 

设计工作坊2

任课教师:邹玉清

课程对象:18级产品设计专业,共33人

开课时间:3月17日~4月17日

 

因为疫情,设计工作坊2的主要内容是设想对疫情中的一些可能的个人以及生活防护需求进行一些设计思考。由于同学们在这段特别的隔离时间里足不出户,对于疫情的理解只能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和自己在家防护以及很小范围内的外出购物的个人生活体验来构成设计的理解基础,同时大家也希望自己的设计概念能够在某些方面对事情有些帮助。

 

设计工作坊的训练目的是对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整体理解和模拟的实践,以及在工作坊中的分组讨论和指导讨论。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情况之下,通过叮叮平台,以及某些思维导图的软件作为讨论的电子黑板,全体同学在线上集体进行了同步的思维的头脑风暴,讨论总结了一些大家认为有价值的设计方向和选题作为进一步设计思维的基础。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位同学提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设计方向进行概念的整理与草图的设想


最后进行设计报告册的整理,对设计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设计市场调研

任课教师:王倩

课程对象:18级产品设计专业,1班,共33人

开课时间:3月16日~4月3日

 

因为疫情,口罩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产品。自“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的防疫措施被实施起,口罩忽然成了疫情下最受关注的生活用品,这也吸引了产品设计专业师生的目光。口罩结构简单,不同产品的功能、价格、安全、舒适度、美观度等不尽相同,在疫情期间被每个人消费、体验,易于理解、方便调查,是完美的学习设计市场考察的研究对象。

 

本次疫情期间的设计市场考察在线课程的调查主题是口罩,学生为产品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由于在线教学的原因,不能够组织学生们组队讨论和进行大规模的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任课老师指导学生们通过家人访谈、街边观察、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口罩产品开展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

理论教学基本是采取了录播形式。理论教学内容包括:1设计市场考察的定义、2因变量和自变量、3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4构建一个市场考察的流程、5实地考察、6简单的统计学:T检验和回归分析。为了尽快让同学们进入产品调查员的角色,任课老师收集了6种口罩并录制了口罩体验视频引导学生展开调查研究的思路。


(教师录制的口罩体验视频)


首先,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身边的3-5种口罩产品开展了详细的数据抽取。以变量对照表的形式多方面的对比了不同的口罩产品。

(口罩变量对照表,作者:胡霏妍、徐馨、朱然然)

 接着,学生们在学习过用户访谈、问卷、焦点小组等调查方法的基础知识以后,对身边的家人进行有关于口罩功能、舒适度、美观等角度的调查。

本门设计市场考察的调研方式主要偏向针对产品与用户的量化取证,因此,统计学、SPSS软件等相关基础知识也一并教授给学生们。任课老师除了制作数据的统计分析视频以外,还制作了步骤图,方便同学们课后查阅。同学们纷纷表示统计学有点难,针对这种反馈,老师贴心的增加了统计学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统计学知识以后,老师要求同学们对之前制作的用户问卷进行再次修改。随后,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问卷发放在网络上,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做统计分析。

 

 

老师还引导学生们在人群较为疏散的地区做实地观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社会各种人群使用口罩的行为习惯、状态。学生们以拍照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记录了大量的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人们使用口罩的现状。

(口罩产品实地观察报告作者:张铖)

 

最后,学生们将运用上几种调查方法捕捉、统计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册,并在报告册的最后提出口罩改善设计的意见。

 

通过本次的网络教学,通过视频的手段将设计市场考察的理论知识详细展现给学生,并通过钉钉平台作业功能,将学生们的作业收集、老师及时给予点评,并鼓励大家相互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们学习有深度难度的知识,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指导沟通存在局限。对于这种情况,任课教师针对多数同学提出的问题统一制作了视频进行解答,针对个别同学的作业存在的问题,任课老师尽可能的用大量的文字进行沟通,或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直接指导。从学生作业的结果来看,教学效果并不差于传统教学,在疫情恢复后,考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产品概念与实验

任课教师:郑昕怡

课程对象:17级产品设计专业,1班,共36人

开课时间:3月16日~4月17日


 为响应江苏省共同战疫的号召,能够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为此次抗疫做出一份贡献,郑昕怡老师根据设计实践类课程的特点,将抗疫主题引进了这门课程的课题设计中。并充分调用各类在线课程平台的特点,通过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实时“云”指导和与示范,丰富了在线教学的手段,是一次线上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有益尝试。

 


(图为上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的截图)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为熟练的软件操作以及原创设计能力,因此在这次设计实践课程中,郑昕怡老师提出了《“重建”方舱医院》的设计主题,以分组的方式,从外部和内部系统重构和整合了未来概念方舱医院包括公共服务系统、公共卫浴系统、消毒系统以及运送人员和物资系统等10个子系统。课程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契合这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贴合抗疫的主题。

《方舱医院模块化公共卫浴系统设计》崔翔袁霏王玥

 

《方舱医院基础设施服务系统设计》白亭陈玉贞吴进超

 

《方舱医院TPCO医疗消毒系统》程唱 张铖 傅晨毓

 

《蔚来“智疗方舱”概念移动系统》何兆玮 赵耶橹 周晓丹  

 

通过这次的线上设计实践课程,学生也可以籍由这次的设计主题,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云”合作完成一个大系统的闭环式设计,也是一次富有意义的线上教学尝试。

 

服务设计

任课教师:江加贝

课程对象:17级会展技术与艺术专业,1班,共25人

开课时间:3月30日~4月30日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服务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服务设计的思维,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规划展览、服务、组织服务资源、执行服务活动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设计活动中有意识地将所涉及的人、物、信息以及与服务运行相关事务进行整合,具备初步开展服务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程一共持续五周时间,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周“热身”阶段,讲授服务设计理论知识,通过工作坊形式尝试应用服务设计共创阶段工具进行以《抗疫》为主题的小组创作。第二~五周结合前期工作内容,使用人物志、利益相关者地图、用户旅程图和服务蓝图等服务设计核心工具进行概念深化与创作。

 

 

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以直播和播放慕课上的相关课程进行。课程内容包含理论知识讲授,课程作业指导与学生互评。


 

师生互动:

 

 

 

优秀作品:

 

《为生命织一张网》

设计者:马小莉罗宇琦陆怡平陆宇萱向宁许颖

指导老师: 江加贝老师



《温度—三个平凡人的抗疫故事》

设计者:金子涵王心睿汤镇崔轲淞罗序鑫

指导老师: 江加贝老师




由于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在教学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方式,很多方法都在完善当中,本次的课程使用的是叮叮平台,采用在线讨论和设定作业要求的时间和质量锚点的方式来进行,并且通过网络进行分组讨论和个别指导,基本达到传统教学的要求。在复课后也可以将线上线下模式做新的整合完善和新的模式探索。

 一些同学对此次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19级产品专业朱格玉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居家学习,对于新接触的网上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网上教学可以极大限度的将教师的视线范围扩大,而平时仅仅在教室里进行教学容易漏掉部分学生,不专注于绘画。

·其次,老师变得更容易交流,老师随时在线,尽职尽责,督促同学进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只要网络稳定,同学们可以在绘画同时接受老师对于大师画面优点的分析,利于知识增长和储备。

·可接受性强,在目前发达的网络支持下,网上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没有障碍的

·唯一不足点:色彩画面通过电子产品的传输画面容易失真,使老师无法看到学生作品最真实的色彩。


18级产品专业缪佳杰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组织了线上授课。相比较线下教学,网课上课的模式显得更为方便,手头有手机、电脑就能随时上课,上课也不需要按个点到,app签到功能便能一目了然是否出勤。上课听讲时简单的截屏,就能轻松的记录上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复习。部分网课app更是有回看的功能,对于理论知识极其大的产品符号与语义这门课简直是广大学生的福音,轻松复习这点是线下教学很难做到的。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到了符号、产品外延和内涵意义,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进一步分析了使用者心里模型、语义传达的条件和产品语义的传达方法与开放性思维等。

但从另一个角度对于学设计来说,不能与老师面对面讨论方案是网课最致命的不足,并且在线上授课老师无法控制纪律,就很大程度上得靠自觉了。最后也相信借这次疫情的机会。在未来,网上授课将会更普遍、更完善。


17级产品专业张铖

在用户体验的网络课程当中,老师通过录制演示视频,直播讲解,网络作业批改,班级群互动等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起初同学们有些不适应,作业提交日期紧凑,疫情下出门调研有风险。在即使做出调整后大家逐步能够进入节奏,也发现了线上上课带来的一些好处,比如老师能准确知道所有人的作业提交情况,同学们能实时掌握周边人地作业完成度,形成了良性竞争,作业提交水平显著提高。在线上课程中,同学们能够回顾老师录制地教学视频,帮助学习速度较慢的同学更好地跟上进度,一些难点的步骤方法也可以反复尝试,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到了很大的帮助。

 

16级产品专业周欣怡

为了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老师也在3月初早早的带着我们一起开展了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此次的疫情对我们毕设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在讨论交流方面,老师虽然不能跟我们面对面交流指导,但依旧耐心倾听我们想法,给了我们许多好的建议。其次,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不再是老师找学生的单一模式,我们一有想法就积极主动跟老师沟通,我们大家一起云在线观看了许多国内外好的设计,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这对我们的毕业设计帮助很大。虽然毕设的开展前期不是很顺利,许多模型材料也受到物流的影响,但后期在老师的鼓励和线上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帮助下,我们最终还是赶上了毕设的进度。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的热情不减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