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
学院环境
行政团队
党团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创建活动
师资
专任教师
产品设计系
艺术与科技系
理论与基础部
产业教师
外聘教师
学科
学术活动
专业建设成果
科研成果
创新团队
教材和著作
实验室建设
展厅
毕业设计
课程展览
教师个人作品展
产学研成果
其他展览
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友联络
学院讯息
学院新闻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学术研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2021
11.04
张凌浩校长一行到我院调研指导
9月2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人事处处长巢乃鹓、科研处处长吕少卿、教务处处长孙为、党政办副主任吴朝阳一行来我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何晓佑教授、杨志麟教授及工业设计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系主任、专业教师代表参加调研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庄丽主持。院长张明结合调研主题和学院的发展历史,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状况、教学情况、科研艺创、对外交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展开了详实的汇报,对学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以及近期面临的瓶颈问题作出梳理与分析,并围绕在新文科语境下多方向升维、专业更新与拓展以及学术脉络的延续与创新,这一发展愿景,提出具体设想。何晓佑教授从宏观层面指出学院发展需要首先要考虑好要发展成什么,学校办学要定位清晰,利用好平台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多学科交流合作,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对于学院未来发展,何晓佑教授认为当下工业设计学院不能单一发展,不能偏向于文化,但也不能抛弃文化;不脱离高科技和工业化,但也不能完全依赖高科技和工业化,要将文化和科技两手抓,才能更有生命力。具体到学科建设中,何晓佑教授建议学院要加强理论研究,理清自身优势,认真谋划,争取对目前国际主流设计理论
2021
10.10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根据《南京艺术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南艺研字〔2021〕11号)(以下简称《复试工作办法》),结合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一、复试形式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复试采用网络远程形式进行。采用“双机位”模式,“双机位”的第一机位是主机位,放置在考生正前方,用于近距离拍摄考生正面,完成师生在线交流。一个机位(即主机位)近距离拍摄考生正面,用于完成师生在线交流;第二机位是辅机位,放置于考生侧后方45度角、1.5米左右处,用于监控考场环境。主机位使用“腾讯会议”,辅机位使用阿里巴巴的“钉钉”。考生在正式复试之前,须提前准备相关硬件、软件、账户。主机位、辅机位都须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不可手持。复试期间须保证所有设备电量充足,须关闭设备中的微信、QQ、闹钟、信息、通话等功能以及相关软件,确保复试过程不受干扰。考生须按照相关学院的要求完成考前摸底、演练等。二、复试时间10月11日上午8:30开始。三、复试流程(1)考生准备网络远程复试所需器材、设备及软硬件安装调适,并按规定固定“双机位”具体位
2021
09.29
大运河交互式文化玩具设计《运河物语》设计团队获批申报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据悉,由王文聪、郑昕怡老师指导,2017级交互专业及产品设计专业周琪然、朱涵婧、庄嘉琪、程唱、王玥、袁霏共同合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大运河交互式文化玩具设计——运河物语》》已获批申报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这组设计作品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叙事背景的实体交互玩具设计,杭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品质,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是是中国人民智慧、劳动与创造的结晶。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以大运河文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挖掘大运河沿岸历史故事中的传统智慧与造物思维。藉由玩具伪载体,针对孩童的认知习惯,将传统木制机械结构与霍尔传感技术等交互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将传统文化与智能交互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在视觉风格上也以更加亲和的形式语言贴近当代孩童的审美喜好。整组作品的实践过程充分,完成度较高,在产品设计与交互设计进行跨专业融合创作的背景下,这组作品的创新与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这组作品在2021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展览活动中参展,并入选《装饰》杂志2021优秀毕业设计作品(2021第06期),
2021
09.10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公示
2021
09.07
学院召开新学期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
为扎实做好新学期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学院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6日,学院党总支召开新学期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中心组全体成员、支部书记、系主任、科职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庄丽简要对前三季度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并传达了学校对新学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部署情况,与会人员结合具体工作围绕下一步工作要求进行了讨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的定位, 是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承上启下之年、“双巡”整改之年。通过专题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意识形态工作同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021
09.07
我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队伍建设水平,9月6日上午,我院在二楼大会议室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议。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系主任、科级干部、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庄丽主持。庄丽传达了学校党委9月1日召开的新学期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党委杨明书记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的四点要求、纪委陈咏梅书记提出要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双巡”整改,用好巡察利剑,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与全体成员进行了认真学习。会上,党总支副书记、学院兼职纪委委员高远还通报了教育部公开曝光第七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会议强调,新学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认识;二是要引导教师明确师风师德工作底线,潜心教书育人,传播优秀文化;三是要强化教工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到为人师表、言行雅正;四是在网上教学期间更要注意以身作则,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禁止任何不当言论的发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教师队伍,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爱国守法的
2021
07.08
工业设计学院举办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7月2日上午,工业设计学院在学院一楼展厅举办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教授、学院党总支书记庄丽、杨志麟教授、朱飞教授、潘林教授、副院长郑静、陈嘉嘉,系主任、教师代表和全体2021届毕业生出席。典礼由党总支副书记高远主持。党总支书记庄丽致辞,她说昨天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栉风沐雨、百年风华正茂,党的优秀光荣传统一脉相承。今天,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强家国情怀,提升专业能力,迎接新的人生篇章,要胸怀祖国、脚踏实地、不负韶华,成就自我,工业设计学院永远是同学们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何晓佑教授代表学院教师讲话,通过对“五子登科”新的解读,祝愿同学们心中有光、心存善良,叮嘱大家勇敢追梦,奋斗青春。 产品设计专业刘文榕同学代表2021届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恩和不舍,表示将秉承工业精神,牢记师长嘱托,努力拼搏,不负韶华,用奋斗报效祖国,用青春谱写华章。随后毕业生代表向资深教授献花,表达感恩与敬意。 随后,现场导师给
2021
06.24
工设先锋行——学党史 促就业(六) 我院与中电鸿信共建“鸿艺”实训基地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业设计学院始终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相结合,把促就业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事抓紧抓实,努力拓展学生专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6月18日,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与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及“鸿艺”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庄丽、副书记高远、副院长郑静、陈嘉嘉及部分教师代表共赴鸿信公司,与中电鸿信总经理、鸿信学院院长杜训祥等鸿信领导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活动中,学院与中电鸿信双方就专业技术能力、产学研合作、企业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前期通过多次调研、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后续将在可视化、交互设计等方面的合作与研究上进行深度协助与共建。会上,双方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和专业背景进行了导师互聘,以期通过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实践指导,更有针对性地搭载就业创业平台。 本次活动,标志着学院与中电鸿信校企合作迈上了新台阶,“鸿艺”实训基地构建正式启动,力争通过后续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人才交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每页
8
记录
总共
4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6
跳转到